放下你心中的残疾
作者/郑标
我是一名左腿高位截肢的残疾人,也是一位残疾人工作者。由于在单位主要是从事有关残疾人事业宣传报道方面的工作,所以常常有机会对一些出类拔萃的残疾人自强典型进行采访,但令我感到困惑的是,那些经过顽强拼搏、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番天地的残疾人佼佼者,许多人在内心深处并未能摆脱残疾的阴影,自卑敏感的痼疾潜伏在骨子里,不肯也不愿直面自身的缺陷,有意或刻意回避残疾这个事实。这些在采访中能明显地感觉到,他们要么直接提出来不能在报道中表露残疾人的身份,要么干脆避而不见或拒绝采访。
我认识下面县区有一位很成功的残疾人企业家,拥有两间造纸厂和一间水泥厂,企业资产规模过亿元,是人人艳羡的成功人士。但他很忌讳与残联这个部门发生交集,凡是残联主办的活动一概不参与。在他的理解中,残联是专职和残疾人打交道的,而他执拗地要把自己和残疾人区分出来,特别害怕别人把他当残疾人看待。残疾仿佛是他挥之不去的梦魇,也成了他永远解不开的心结。我一度尝试跟他联系,想采访他、宣传他的励志故事,希望通过他自强不息的精神,带给人以力量,给人以鼓舞。但他得知我是残联的工作人员,每次都摆出一副拒人之千里的态度,连最起码的待客之道都没有。
其实,我曾在多种场合见过他,即便是高温酷暑的天气,无论站着、坐着还是走路,他总是把自己的右手插入裤袋,掩藏他那只在少年时代做学徒时被机器轧断的手掌。
说实在的,我之所以想迫切采访他,除了去宣扬他的事迹,还抱着拯救灵魂的高尚动机去接近他,希望在采访中对他作一次心理疏导,解开他的心灵桎梏。
经过多方引荐,我们终于有机会面对面,但他所表现出来的冷漠和倨傲让人心里感觉不是滋味。他站在我们面前,表情游离,眼神睥睨,用很不客气不耐烦的语气冲我们说:“我又不是残疾人,你们采访我干什么?”
那一瞬间,我在内心里是非常瞧不起他的。我一直认为,身体的残疾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心理的残缺。一个残疾人建功立业并不能证明自己是一个强者,只有内心的强大,才是最本质的强大!
类似的例子不在少数。现实中,许多事业有成的残疾人害怕社会上的人用残疾人的身份来定义他们,因而尽量避免与新闻媒体、残联或残疾人群体接触,甚至极少在公共场合露面,尽管我们的宣传采访是客观的,并未着意放大残疾这一特征,但作为残疾人中的自强典型,我们又希望通过被采访者在社会上、尤其是残疾人群体中树立一个正面的楷模,用他们的奋斗历程激励更多人积极面对人生,树立信念,战胜困难的勇气。
我深深明白,残疾人想在社会上寻找到一个位置是多么不容易,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。我前面说过,我也是一位残疾人,走路需拄着双拐,人生一路走过来,也曾经历无数的风雨坎坷,内心的信念坚如磬石,生活的态度不会因世间的形相所左右。我和天下所有的普通饮食男女一样,生活在蓝天下,自由自在呼吸、工作、成长,享受烟火人间,本质上和任何人并无不同。闲暇之余,我也陪妻子女儿逛商场、逛公园、看电影、漫步街头,是融入社会大家庭的一分子。但我有一个奇怪的发现,中国目前的残障者总数超过8500万,几乎每16个人中就有1个残障人士,但他们在社会生活的参与情况与其数量不成比例,我感到很郁闷,尤其困惑在公共场合鲜有看见残疾人的身影。偶尔碰到,我都会主动将目光迎上去,如果恰好照面,我会点头、微笑,像遇见熟人一样打招呼。但遗憾的是,我的热情友好往往会遭受冷遇,他们要么将头扭向一边,要么低头佯装没看见,也有的会在擦身而过之后才用目光的余光觑我一眼。我有点沮丧,也百思莫解。后来我明白了,他们之所以这样,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自身的残缺了,又因为我的出现,无形中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压力和产生了某种暗示:提醒了他和我都属同一类人——残疾人,并为此感到自卑,觉得自己有别于常人,但又做不到如我般坦然,只好选择尽量回避。
这也许是我促狭的想法,但除此之外,我找不到其他合理的解释。
有一位关系相当不错的朋友,也算是同行,他在基层从事残疾人工作。每次出门,他都无一例外往左胳膊上搭一件衬衫,目的是遮盖他那缺失的左上肢,因为显得那么扎眼,陌生的人不免会往他左手胳膊的地方多瞧两下,他为此会流露出局促不安的神色甚至会表达出愠怒的情绪。
生活就是这样,你越想捂住的东西,反而愈加引起别人的注意,如果你坦荡示人,其实并没多少人在意你的缺陷,也不会因为你的缺陷把你当成另类,正因为你藏着掖着,别人也就当你是一个残疾人的存在了。这就是“墨菲定律”心理学效应,“墨菲定律”告诉我们,事情往往会向你所想到的不好的方向发展。你怕什么,就来什么。越怕出事,越会出事。
与其遮遮掩掩,不如坦然面对,解开束缚,放飞心灵,活出真实自我,更能赢得别人的尊重。由于世俗的目光,又因为生存的压力,生活中我们不由自主的会作茧自缚,活在自己编织的世界。作为一名残疾人,更应该对自身有一个客观的认识:残疾不是缺陷,而是人类多元化的特点。身体的残缺不算什么,心灵的残疾才是真正的残疾。记得省残联有一位领导说过,世界上的人如果不是遭逢意外死亡,绝大多数都是以残疾人的身份离去这个世界。试想,当你进入耄耋之年,生命行将走进终结,又有几个不是躺在医院病床上、或拄着拐杖、或坐着轮椅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。按现在的残疾人评定标准,这其实就是一个残疾人。
发布时间:2018-07-23来源:查看次数:202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