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全国助残日】“阳江市残疾人创业典型”先进事迹简介(下)
编者按
今年5月21日,是第三十三次全国助残日,今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是“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,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”。在全国助残日前夕,市政府残工委授予10人“阳江市残疾人创业典型”荣誉称号,这些创业典型自强不息、不畏艰难、矢志创业,发扬“自尊、自信、自强、自立”精神,努力用勤劳智慧实现人生价值,充分展现了残疾人身残志坚、顽强拼搏的良好精神风貌。为表彰先进、树立榜样,我们将分两期刊登这10名“阳江市残疾人创业典型”的简要事迹,本期刊登其中5名“阳江市残疾人创业典型”的事迹。
覃北汉(视力残疾)
与残疾人员工共渡难关走出疫情阴霾
来自阳春的覃北汉,从小双眼视角膜脱离造成双眼失明。尽管疾病夺去了他的光明,但身残志坚的他依然选择笑对人生,选择去学盲人按摩。经过自己不断努力,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学业有成,并找到了人生伴侣组建了自己的家庭。
覃北汉在阳春市春城运河路52号开办了一家颇具规模的盲人按摩店,如今开店已有23个年头,店内面积600平方米,有16张按摩床,有8名按摩师和1名肢体残疾人员工。
三年疫情期间,覃北汉的盲人按摩店生意惨淡,因为房租、水电和员工生活费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,他一度想过关闭按摩店,但他又担心这些盲人就业无着落,他们跟随自己十多年,早已把按摩店当自家了,最后他咬紧牙关确定和他们一起共渡难关。最终,他凭着热情服务和过硬的按摩技术,在疫情后生意迅速恢复,赢得顾客的好评。
覃北汉是个热心肠的人,多年来他培养出10名盲人按摩师,促进盲人按摩行业壮大。他不但解决残疾人就业,更为残疾人家庭排忧解难。他还用自己的按摩技术帮助其他残疾人就业创业,以实际行动给更多的残疾人带去了光明和希望。
胡业欣(肢体残疾)
克服行走不便困难养生猪种果树
来自阳西的胡业欣,因患小儿麻痹症原因导致右下肢重度残疾,但他克服行走不便的艰难,从2008年开始养殖生猪,从开始只养十几头生猪,慢慢扩大养殖生猪的数量、种类,如今逐渐形成小猪、母猪和种猪的循环养殖链条。
有一年,当地发生了一起很严重的猪瘟,胡业欣养殖的生猪也患上了病,一头接着一头地大量死亡。那段时间是他最难熬的时候。后来,在镇政府兽医站的帮助下,成功阻断了猪瘟的蔓延传播,及时挽救了他们养殖的生猪,挽回了大量经济损失。
如今,胡业欣的养猪场经营情况好,收益也高,每年可出栏600-800头生猪,年均创收30万元左右,同时还有自留山种植果树约10亩,每年创收5万元左右,并经营零售品小卖部,每年创收2万元左右。他的生猪养殖和果园种植项目,还作为当地残疾人创业基地之一进行推广,带动了一批当地残疾人发展种养殖产业。
陈仲成(肢体残疾)
通过养蜜蜂种果树实现自食其力
来自阳西的陈仲成,因患脊髓灰质炎的疾病原因导致右下肢重度残疾,右脚关节弯曲,行走极其困难。虽然行走不便,但他依然坚持每天在自己的蜂场里忙活,检查蜂箱、收蜜、打蜜。
陈仲成小时候,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,他便自己谋出路,跟着亲戚学养蜂,养着养着就有了兴趣。“管蜂是个技术活,就像管理员工一样,要掌握它们的习性,管理好了才能提高效率。”经过多年实践,陈仲成总结出自己的一套心得。
谈起蜜蜂,陈仲成眼里都是光,他认为蜜蜂是可爱的,还能帮助他赚钱养家糊口。在当地镇政府的帮助下,陈仲成养殖蜜蜂的山林进行了适当改造,种植了大量经济林木,并在湖边种植了经济果树来提供花蜜,达到了一个生态农庄的效果,吸引了不少外来的游客,陈仲成的收入逐年增加。
目前,陈仲成养殖蜜蜂100多箱,每年可产出蜂蜜2000斤左右,创收6万元左右,同时他还利用自留山地种植经济林、果树共约8亩,每年创收3万元左右,其种养项目作为当地残疾人创业基地之一得到推广。
黄佩健(肢体残疾)
创业成功积极参与扶残助残事业
来自海陵试验区的黄佩健,从小发奋图强、努力学习,2007年考进了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,2009年毕业后,经广州市残联推荐进入广州华南师范大学网络培训,经一年学习后,以优异的网络技术成绩毕业。后在广州市的一家网吧担任网络机房技术员,并在工作期间获得全国计算机专业人才证书。
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,黄佩健又自费到北京市中关村学习电脑硬件维修技术,后回到家乡闸坡镇开办电脑维修店。2017年4月,黄佩健创办阳江市新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,做电子产品批发零售,以及各项网络维护监控调试安装和办公设备硬件维修技术等。
经过多年的努力拼搏,黄佩健创业成功,娶妻生子,过上了幸福的生活。同时,黄佩健不忘初心,一直热心于扶残助残事业,积极参与当地扶残助残公益活动。
林中策(肢体残疾)
小小便利店撑起一个幸福之家
来自阳江滨海新区(阳江高新区)的林中策,刚踏入社会创业之初,经营一家水果店,但由于当时没有经营经验,在管理和经营上缺乏方法,导致水果店的生意惨淡,苦苦坚持一段时间后,最终被迫关店,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。
然而,林中策没有气馁,而是总结经验、痛定思痛,他根据自己身体条件决定开办一间小型超市(便利店)。在各级残联和家人帮助下,经过一段时间蹲点选址,他很快在市区一个大型小区开了一家便利店,用心用情服务相邻群众。
林中策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二次创业机会,心里始终充满感恩和爱心,他的便利店所售出的每一件商品,小到一盒烟一瓶醋大到一箱酒,都是货真价实、童叟无欺,得到了居民群众的信赖和认可。小小便利店,不仅撑起了他的幸福之家,也成为他与周边居民沟通情感的桥梁。
来源|阳江日报
发布时间:2023-05-28来源:查看次数:1882